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
发展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孵化器建设 > 发展概况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义及功能

根据《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鲁科字[2019]70号),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促进企业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二、2018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2018年,山东孵化器快步稳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孵化器专业化发展成为最新发展趋势

2018年,围绕特定技术领域或特定人群,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孵化对象、服务内容、运行模式和技术平台专业化,已成为现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新趋势。2018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围绕“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产业特色,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着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水平和创业孵化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后备力量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原有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专业化转型和加速布局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路径,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研发、融资、创业辅导、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功能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组织网络化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截止2018年底,提供有效数据的397家孵化器中,有154家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占比达到38.8%,相较于去年增多了近30家专业孵化器。

(二) 高新区成为培育孵化载体的沃土

高新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一部分,交通便利,政府给予土地价格等优惠政策,高新区聚集了众多拥有高科技的企业和人员,是城市财富的创造地,是一个地区的科技和经济的代表。就2018年的数据来看,山东省共有85家孵化器选择落户在高新区内,且84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中就有36家落户在高新区。高新区集合了众多资源,具有有利的区位优势,孵化成果较为显著,也正是由于孵化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促使了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地增加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也促进了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三) 各类性质孵化器全面发展

在山东孵化器中,事业性质孵化器、企业性质孵化器、民办非企性质孵化器、社会性质孵化器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全面开花。其中,事业性质的孵化器有72家,占山东省孵化器的18.14%;企业性质孵化器共293家,占山东省孵化器的75.71%;民办非企性质孵化器共27家,占山东省孵化器的6.8%;社会性质孵化器有3家,其他性质孵化器有2家。

综合来看,企业性质孵化器仍然是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主力军,占据了山东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在293家企业性质孵化器中,国有企业有62家,占21.16%。国有企业性质的孵化器有效地激发了大企业的创新活力,国有性质的孵化器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企业化运行的孵化器和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孵化器。在山东省以济南齐鲁软件园、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建立的国有企业孵化器,以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引进研发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有效激发了大企业的创新活力,布局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了创业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性质的孵化器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05年《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出台后,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投入的资金进一步加大。在山东,企业性质的孵化器中有231家属于民营性质的孵化器,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占78.84%。加之,2018年《关于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税收政策相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带动民营企业性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发展。

事业性质的孵化器数量虽在减少,但在我省仍然占据着近18%的比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早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均为事业性质,由各地市政府以及高新区设立,大多数事业性质的孵化器命名为“创业服务中心”,是各地区孵化体系建立和服务功能完善的奠基者和探索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性质的孵化器数量和比例逐渐下降,但是,事业性质的孵化器独具的资源优势和政府背景当前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各种优势。

(四) 孵化器孵化模式向纵深拓展,孵化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大众”投身创业浪潮,创业创新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相应地对孵化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2018年,山东省孵化器总收入达到了21.2亿元,相较于去年16.3亿,高出了4.9亿元。其中2018年孵化器收入中的综合服务收入高达8亿,占孵化器总收入的37.7%,创业孵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助推创业企业从零到一、高速成长。

“龙头企业+孵化”模式日益突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身孵化器建设,扶持与自身业务相关联的创业企业发展,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资源、服务等全方位支持,从而拓展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科生物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仅就2018年度,济南高新创服孵化企业达到181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842家,被确定为优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博科生物则聚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实现上下游项目的发掘与应用,开放供需链、销售链和创新链,构建“内部孵化”+“外部引进”发展模式,推动创业孵化高速发展。

(五) 精准发力,营造良好“双创”政策环境

2018年以来,尤其围绕孵化器的发展,山东相继出台的政策近20项,根据发展情况,因势利导地解决孵化器发展中的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问题,推动孵化器补足短板,长效发展。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千人服务千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山东省创新券管理使用办法》等,在吸引高质量孵化器入驻,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投身孵化器建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提供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保障、加大创新创业投融资支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创”政策体系,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培育新动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